數字化為企業提效開辟“新路徑”,專家稱數實融合已成“必修課”:當前熱點

        中國新聞網 2023-03-28 12:33:17

        中新網北京3月28日電 題:數字化為企業提效開辟“新路徑”,專家稱數實融合已成“必修課”

        中新財經記者 夏賓

        作為餐飲界的頭部企業,從菜品到服務,海底撈都沉淀了一套嚴格的標準,每個門店都要嚴格遵守。但這套標準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顧客的反饋靈活調整。如何將標準的更新,及時同步給超過1000余家門店的一線人員?這是海底撈首席技術官周浩運必須解決的問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周浩運近日對記者表示,過去上述過程需要通過紙張傳遞,通過Excel通知,但現在海底撈把所有服務標準沉淀在飛書知識庫,并且設置了專門入口,員工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最新版本。

        除了標準的及時同步,菜品質量也是餐飲門店的重中之重。門店發現了菜品問題,如何快速讓總部知曉并解決,變得尤為關鍵。

        “我們產品管理部的同事表示,和之前相比,整個提報流程節省了40%的人力,同時效率還提高了25%。”周浩運表示,通過接入協同辦公的企業應用平臺,產品問題在品控端被快速解決,最終是為顧客帶去了更優質、穩定的服務體驗。

        數字化為企業提效開辟“新路徑”,餐飲界獲得紅利的不僅是海底撈。近期,西貝、呷哺等餐飲龍頭公司也均對外透露不斷加大數字化布局,欲通過數字化實現降本增效,搶占行業回暖先機。

        餐飲行業外,也有更多行業選擇“牽手”數字技術。聯影醫療擁有MR、CT、PET/CT、DR等多條產品線,產品進駐美國、日本、歐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均需符合當地醫療器械法規和標準,因此一款醫療器械產品,從靈感到生產的研發周期可能長達幾年。

        聯影醫療部件事業部總裁高靜稱,其工業設計團隊,用飛書多維表格打造了一個創新平臺,上下游部門在同一張表格上追蹤項目進度,其他產品線的同事也能參考借鑒,讓“局部創新”的價值在全局翻倍。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錢鋒稱,調研數據顯示,數實融合的標桿企業勞動生產率、市場份額、營收將增加14%至85%,生產周期、訂單交付周期將縮短56%至77%。

        他直言,著力推進數實融合,對于中國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已經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堂“必修課”。

        事實上,以飛書、釘釘、企業微信等為代表的一批企業應用平臺都在為實體經濟、各類企業提供數字時代的解決方案。在此背景下,也更應關注到中小企業的轉型問題。

        《中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研究報告(2022)》顯示,仍有79%的中小企業處于轉型的初步探索階段,成本受限、轉型能力不足、轉型路徑不清晰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的主要難點,“不能轉、不想轉、不會轉、不敢轉”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

        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看來,當前,中小企業多多少少都有數字化轉型的意識,但如何轉型大都較為迷茫,通過數字技術實現提質增效的路徑不清晰。加之中國中小企業平均生存期為三年,生存壓力大,普遍看重眼前的營銷和增收,商業模式較為傳統,管理較為粗放,也影響了數字化轉型的態度和速度。

        從總體情況來看,對中國企業而言,不打通、不靈活、不好用,是業務系統在企業內很普遍的“三不”問題。往往會導致小公司買不到好系統,大公司用不好貴系統。

        當前,數字化轉型不僅能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個以低成本實現轉型升級的新路徑,還能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提質、增效、降本、減存、綠色、安全發展”等多重目標,從而有效對業務創新與發展的變化作出靈活反應,實現業務增長,最終獲得企業持久競爭力,這已成為共識。

        近期,飛書發布的“業務三件套”,包括多維表格、應用引擎、集成平臺,其CEO謝欣表示,這些產品既可以幫助企業便捷搭出全新的業務應用,又可以連接好、利用好企業現有的業務系統。讓小公司也有好系統用,讓大公司的貴系統也能被用好。使用這些業務工具后,企業也最終從人找業務信息,真正變成了業務信息找人。

        劉尚希認為,應鼓勵各類頭部企業發揮技術和人才優勢,助力SaaS(“軟件即服務”,即通過網絡提供軟件服務)市場生態加快形成。應鼓勵數字科技公司、平臺企業等各類頭部企業開放自身積累的技術能力和客戶資源,通過低代碼平臺、開發者平臺、技術開源等方式助力SaaS市場生態形成。(完)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