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福州4月1日消息(記者龔雯)記者從3月31日召開的福建省“穩經濟 促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增進民生福祉專場上獲悉,福建近年來聚焦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統籌推進改革,完善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機制,目前已覆蓋396個藥品和19類醫用耗材,平均降價幅度50%左右。
福建省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黃昱表示,福建深化“三醫聯動”改革,力促醫療服務更加公平可及,減輕群眾就醫費用負擔。2021年,福建省個人衛生支出占比25%,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6個百分點,已提前達到《“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設定的2030年目標值。
(資料圖片)
同時福建創新醫改便民惠民舉措,從2021年開始,福建在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推行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累計互認檢查檢驗項目2.06億項次,覆蓋1.1億就診人次;推進“無陪護”病區、家庭病床服務以及中藥共享藥房等試點,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黃昱還介紹,福建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助力大病重病不出省,復旦附屬華山福建醫院等7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項目落地實施;在三明、龍巖、泉州、莆田啟動首批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試點項目建設,因地制宜引入“北上廣”優質醫療資源。在促進醫療資源下沉共享方面,福建縣域“六大中心”基層輻射率達到90%以上,服務人次較上年同期增長約2.75倍。
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龔雯 攝)
“福建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持續提升。”福建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榮生披露,目前福建省低保、特困供養保障覆蓋63.9萬人,及時足額發放保障資金46.8億元;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分別達1萬和2.5萬元,同比增長16.5%和14.3%;殘疾人“兩項補貼”實現全程網辦、跨省通辦及補貼申領“一次不用跑”。
在基本社會服務供給方面,福建新建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86個、示范性長者食堂(助餐點)488個,全省新增養老床位1.6萬張,每個縣市區均建成1所以上失能特困人員養護院,實施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2萬戶。
【答央廣網記者問】
央廣網記者:
央廣網記者提問(央廣網發 福建發布供圖)
國家組織開展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后,百姓對“能夠以更低的價格用上質量更高的藥品”有了新的期盼。請問為了讓百姓用上更質優價廉的藥品,福建省醫保部門做了哪些努力?
福建省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梁步騰:
福建省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梁步騰答央廣網記者問(央廣網記者 龔雯 攝)
福建省醫保部門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聚焦群眾就醫購藥需求,通過開展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推進國家談判藥品落地、完善醫保支付政策等系列“組合拳”,有效降低群眾用藥負擔,增進醫保民生福祉。
第一,常態化推進藥品耗材集采,擠壓虛高價格水分。截至目前,累計落地國家、省際、省級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藥品13批次、醫用耗材9批次,共涉及396個藥品和19類醫用耗材,累計節約醫藥費用達79億元。
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成效:一是價格回歸合理。通過集中帶量采購,有效推動中選藥品、醫用耗材價格大幅下降,集采中選產品平均降幅50%左右。比如肝癌一線靶向藥侖伐替尼膠囊,每粒價格從平均108元降至10.68元,一個治療周期可節約費用8750元;心臟介入的房顫消融手術,落地后單臺手術耗材成本將由集采前的平均7.6萬元降至集采后4.2萬元。
二是覆蓋面持續擴大。福建省在落實國家集采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省級集采提速擴面,集采藥品涵蓋化學藥、生物藥、中成藥三大領域,集采耗材從高值醫用耗材逐步拓展到普通醫用耗材和體外診斷試劑。特別是2022年福建省牽頭組織了覆蓋27省心臟介入電生理、15省腔鏡吻合器兩類耗材省際聯盟采購,有效破解集采難題,中選產品平均降幅分別達49.35%、55.91%,按照聯盟省份首年采購需求量計算,預計每年將節約醫療費用近70億元。
三是產品質量穩步提升。目前,國家集采均是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藥品,福建省集采也建立了嚴格的質量準入體系。據統計,通過集采,群眾使用過評藥品的占比由集采前的50%上升到90%以上,顯著提高群眾用藥質量水平,確保集采降價又提質。
第二,實施“雙通道”管理機制,確保國家談判藥品“買得到、能報銷”。建立完善“雙通道”管理機制是破解部分國談藥品“進院難”,提高談判藥品可及性的有效路徑。福建省醫保部門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扎實推進國談藥品落地實施。
一是及時更新擴大醫保目錄。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連續5年開展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累計341個藥品通過談判降價納入醫保目錄。
二是擴大“雙通道”藥品范圍。福建省積極推動國家談判藥品落地使用,實施國家談判藥品“雙通道”管理機制,參保群眾可通過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兩個渠道購買國家談判藥品,享受相同的醫保報銷待遇,并實現“一站式”結算,納入“雙通道”管理的藥品品種由2021年的32個擴大至今年346個。
三是暢通醫保電子處方流轉渠道。于2021年在全國率先上線醫保電子處方流轉中心,推動電子處方在醫保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零售藥店的順暢流轉,實現定點零售藥店的處方接收、刷臉核驗、藥師審方、醫保結算、藥品出庫等一體化服務。
截至目前,覆蓋全省11個統籌區的162家定點醫藥機構(定點醫療機構69家、定點零售藥店93家)接入電子處方流轉中心,開具電子處方10.6萬張,藥品銷售額2.83億元,醫保結算額超1.89億元,電子處方流轉量占比居全國第一,切實打通國談藥品落地“最后一公里”。
第三,完善醫保支付政策,減輕群眾用藥負擔。在降低藥品耗材價格、提升國家醫保談判藥品可及性的基礎上,福建省還配套完善醫保支付政策,提升群眾用藥待遇保障水平。
一是實行部分醫保藥品單列門診統籌支付。將使用周期長、年度費用高、未納入門診特殊病種的治療性談判藥品納入單列門診統籌支付范圍,不設起付線,職工和居民醫保報銷比例分別達80%、60%,目前共有四批次64個藥品納入單列門診統籌支付,廣大參保患者無需住院即可享受較高的醫保待遇。
二是降低藥品耗材個人先行自付比例。藥品方面,重點降低談判藥、靶向藥等高價藥品個人先行自付比例,其中2022年降低了5個百分點。耗材方面,對于納入集采的產品全面取消醫保個人先行自付比例。
三是提高耗材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將心臟介入等12項高值醫用耗材的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從原來的2萬元左右提高至3至10萬元,如心臟除顫器提高至6至8萬元,主動脈介入心臟瓣膜提高至10萬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