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鏡頭】
【資料圖】
春回王屋山,地處山腳下的河南省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河南金利集團金利金鋅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智能化控制設備高效運轉,數據傳感、溫度控制等全線生產狀態實時顯示在大屏幕上,處處涌動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蓬勃朝氣。
作為當地有色金屬傳統優勢產業的重點企業,近年來,該公司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價值鏈躍升、產業鏈優化、競爭力重塑,企業高質量發展、循環發展水平上升到一個新臺階。
“金利自主研發設計的鉛基多金屬固廢協同強化冶煉產業化示范及鋅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特點是‘鉛鋅聯產、系統互補、吃干榨凈’,可實現省內有色冶煉產生的危廢直接變廢為寶,實現固廢資源化、可利用化。”該公司綜合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王冬冬說。
咬定目標、苦干實干,歷經“普轉優”“優轉特”“特轉精”三級跳之后,誕生于20世紀中葉的河南濟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成功實現了由建筑用鋼向工業用鋼、由普通鋼向優特鋼的轉型,著力開發出包括軸承鋼、彈簧鋼、冷鐓鋼、石油用鋼等17大系列、200余個鋼種在內的優特鋼品種,成功進入中國優特鋼企業第一梯隊。
近年來,濟源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先進制造業作為轉型發展的主攻方向,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條,努力實現優勢再造、換道領跑,推動“濟源制造”向“濟源智造”轉變,為濟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新興產業也在加快培育壯大。納米新材料產業,是濟源新興產業培育的重點。在濟源納米材料產業園河南海博瑞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智能化生產線正按指令生產出具有不同功能的納米二氧化硅產品。
“1納米等于10的負9次方米,相當于1根頭發絲直徑的六萬分之一。輪胎、化妝品、陶瓷、電子產品等領域都會用到納米材料。”該公司科研人員劉培松談到納米時滔滔不絕,“今年春季,公司研發的硅橡膠用特種功能納米二氧化硅和飼料添加劑、絕熱材料、電池隔板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和海博瑞產銷兩旺的形勢一樣,目前,濟源納米材料產業園內的一批納米材料生產企業,都搶抓機遇,乘著市場復蘇的東風,把科技創新成果加速“變現”。
瞄準新材料,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優勢。近年來,濟源通過科研院所引進、實驗室培育、專利申請、成果轉讓、初創孵化等方式,探索形成“小試+中試+初創孵化+產業化”全鏈條遞進式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模式,實現“小納米”撬動“大產業”。錨定2035年實現千億級納米材料產業集群的遠景目標,濟源納米材料產業園和初創園將入駐項目100個以上,總產值有望突破千億元。納米產業將成為濟源繼有色、鋼鐵、化工等產業之后,又一支柱型產業。
把創新擺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位置,濟源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培育創新主體、創新平臺、創新人才、創新生態,積極推動創新機構和創新企業倍增發展,努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
據了解,2022年濟源全年科技支出2.73億元,比2021年增長85.1%,增幅位居全省第一;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62.4%,居全省前列;擁有省級創新平臺101家,市級創新平臺達151家,重大新型研發機構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發揚愚公移山精神,濟源正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培育壯大科技創新主體,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環境,重塑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新高地。
(記者 崔志堅 王勝昔 通訊員 侯琪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