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物聯網、AI等高新科技的飛速發展,讓智能家居掀起新的浪潮。智能鎖經歷了從鑰匙開鎖到密碼解鎖,再到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生物識別的技術變遷后,不斷朝著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的方向發展,從而成為智能家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前處于“無人區”的虹膜識別技術,也正在被“解鎖”。
4月17日,“乘風破浪 硬剛MAX”2023德施曼全球新品發布會舉行。大會上,德施曼發布了包括虹膜識別技術在內的四大突破性技術和多款旗艦新品。
虹膜識別目前一般應用在銀行、政府安全部門等對安全識別有較高要求的領域,民用消費領域落地的場景不多。
“虹膜技術之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未能運用在智能鎖領域,主要有兩大技術難點,一是有效識別范圍窄,原有技術只能在離門20-30cm的狹窄范圍才能有效識別;二是識別高度窄,對小孩或者身高太高的人群不容易識別。這讓每天回家都要湊這個狹窄距離和高度的用戶來說是巨大的使用不便。”德施曼總裁祝志凌解釋說。
祝志凌表示,德施曼通過光學鏡頭技術率先突破距離限制,將有效識別距離范圍拉長到20-65cm,達到用戶使用的最舒適的識別距離;同時,德施曼通過虹膜自追蹤識別系統,追蹤人臉,無論用戶身高多少都能有效快速對焦,鎖定并識別用戶,實現鏡頭自動尋人。
據悉,該技術已經率先通過了公安部安全與警用電子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的檢測。隨著該技術的發布,也標志著智能鎖行業進入全新虹膜時代。
除了虹膜識別技術,德施曼還發布了SHOTAX哨兵貓眼系統、微信音視頻通話和AI語音注冊技術。其中,SHOTAX哨兵貓眼系統通過低功耗技術,使得抓拍功耗僅為行業平均水平的1%,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拍攝;接入的微信音視頻功能,實現了只要按門鈴就能實時通過微信視頻對講,不會出現門鎖消息呼叫漏接,消息被淹沒的情況;AI語音注冊技術,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快速識別自然語意,使得用戶通過語音就能夠輕松錄入人臉、指紋、密碼解鎖方式,真正方便用戶。
現場,為了推動中國智能鎖繼續探索技術無人區,中國日用五金技術開發中心還攜手德施曼正式揭牌成立了中國智能鎖科技創新分中心。
“未來德施曼將繼續秉承‘用科技讓生活更簡單’的使命,通過技術創新,為用戶帶來更加安全、可靠、便捷、智能的產品,讓每一個家庭都能享受到智能科技所帶來的美好生活。”祝志凌說。(肖春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