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使得我國文物也是種類繁多。其中,有機質文物作為材料來源于生物的一類文物,如竹木漆器、紙張、皮革、皮毛、絲麻棉織品、牙骨等,由于長期處于潮濕環境中,出土后如果操作不當,極易受到損害。同時,由于材料的特殊性,蟲害、霉菌可以在有機質文物上快速繁殖,也會影響文物安全。
以三星堆古象牙為例,經過長時間埋藏,有機質物已經分解,如果缺乏針對性保護科技,象牙便會失水、開裂、酥粉,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如何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滿足有機質文物保護對溫度、濕度、凈度、光照度等的嚴苛要求,一直是考古領域亟需解決的難題。
4月18日,海爾科技守護文明暨有機質文物保護智能設備研發中心揭牌儀式在成都三星堆博物館舉辦。作為該領域內全國首個研發中心,海爾冰箱聯合三星堆博物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船舶第七一八研究所多方的科技優勢,以當代科技手段解決有機質文物的存儲難題。現場,研發中心也帶來了階段性成果一一海爾冰箱文物智能展示柜。
“海爾冰箱文物智能展示柜從文物保護專業環境到智慧管理,再到展示展覽均給出相應解決方案,已被三星堆博物館率先應用。”海爾冰箱全球技術總監朱小兵介紹說。
首先,針對文物存儲所需穩定的低溫高濕環境,海爾冰箱全面升級全空間保鮮科技,將整體空間濕度恒定在90%左右、溫度波動控制在≤0.1℃,搭載的非氧化高效殺菌科技實現在2㎡間室中除菌率≥99.3%/2h。
圖為海爾冰箱文物智能展示柜在三星堆博物館的使用場景
其次,區別于以往文物用硅膠包裹后密封展示,該展示柜也將為觀眾提供直接對話千年文明的窗口。基于冷光LED光源與雙層防凝露玻璃的設計,該展示柜不僅能夠防紫外線輻射人眼與文物,還能防凝露、生霧,讓文物隨時清晰可見。
同時,為保障文物儲存的安全、可靠,該展示柜配備了遠程監控,通過手機就能及時掌握、調整運行狀態。加之超溫/低濕預警、所有故障主動預警、歷史數據可視化等技術創新,文物存儲能夠得到多重安全保障。
在海爾冰箱諸多創新下,將“文物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目標正以系統性、持續性的路徑逐步實現。
“海爾冰箱文物智能展示柜的創新只是起點。后續將針對文物保護中遇到的新情況不斷迭代新科技,給予專業守護。”朱小兵表示,下一步有機質文物保護智能設備研發中心的工作主要是有機質文物的長期儲存和展示,要攻克的技術包括最佳儲存環境細化、新型的制冷方式、高分子絕熱材料和無損除菌等。(肖春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