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新:湖南崀山:野化放歸朱鹮成功孵化“鳥寶寶”

        央廣網 2023-04-23 13:30:02


        (相關資料圖)

        央廣網長沙4月23日消息 日前,世界自然遺產地、南山國家公園崀山片區對外發布,野外放歸的朱鹮成功孵化出第一窩4只朱鹮幼鳥,標志著南山國家公園重建全球緯度最低的朱鹮野外種群邁出了重要一步。

        朱鹮成功孵化的第一窩幼鳥(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南山國家公園崀山片區位于湖南邵陽。第一窩朱鹮幼鳥出生在一株視野開闊、枝葉稀疏的高大喬木頂端。“朱鹮媽媽”于3月中旬成功產下第一枚卵,4月10日,第一只朱鹮幼鳥孵化成功。隨后幾天,鳥巢內的4只朱鹮幼鳥依次破殼出生,僅一周就長到了1斤左右。目前,朱鹮幼鳥均狀況良好,食物充足。

        朱鹮在田間覓食(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資源保護科副科長伍鍇介紹,朱鹮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鳥類之一,也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有“東方寶石”“鳥中大熊貓”之稱。此次崀山第一對配對成功的朱鹮順利產卵4只,并于4月14日全部孵化成功,孵化率高達100%,目前還有4對配對成功的朱鹮正在陸續產卵。

        朱鹮正在覓食(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進入繁殖季后,朱鹮的頭頸和肩部會分泌出黑色小顆粒,將羽毛染成灰黑色,繁殖季后分泌物消失,羽毛又會恢復白色。與很多其他鳥類由雌鳥獨自完成孵化不同,恩愛的朱鹮“夫妻”輪流孵化,一般兩三個小時一輪換。朱鹮的孵化期約28天,幼鳥出生后,朱鹮雄鳥和雌鳥也是輪流給它們喂食。約50天后,幼鳥開始下樹自行覓食。

        在崀山高飛的朱鹮(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為降低極端自然災害和重大疾病對朱鹮物種構成的威脅,建立一個可以自然繁育和自我維持的野外種群,實現重建全球緯度最低的朱鹮野外種群,2022年,湖南南山國家公園朱鹮野化放歸項目落戶崀山,先后迎來了24只朱鹮,根據朱鹮日常生活習性,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建立了保護制度,防止人為破壞其生存環境,并宣傳朱鹮保護知識。

        “朱鹮在崀山成功孵化幼鳥,體現了崀山自然生態圈的優越性。今后,崀山將繼續做好朱鹮的跟蹤保護。”伍鍇說。(記者唐麗麗 實習生孫帆 通訊員李建鋼 黃渝液)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