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甘肅嘉峪關、江蘇連云港、浙江三門,一張張青春洋溢又或稚氣未脫的臉龐,瞳孔中全都閃爍著探索核科學、普及核知識的光芒。四地吹響集結號,近300名青少年共度此時,為何?為核!
小荷之聲,筑夢強核。4月22日下午,中核集團首屆文化品牌周特色活動之一、“小荷之聲”核科普志愿者體驗營啟動,拉開持續4個多月的核能科普活動序幕。從前期招募中脫穎而出的志愿者們,將在院士專家、科普“大V”的引導下,通過理論學習、實地體驗、翻轉教學等豐富形式,走近核、了解核,進而向更多人講述核。這是一次科普訓練營,是一次知識研學營,更是一次科技體驗營。
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干事劉華,國家原子能機構新聞宣傳中心黨委書記劉亞,中核集團總經理助理,中國核電黨委書記、董事長盧鐵忠,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主要負責人出席北京主場地啟動儀式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團總工程師羅琦視頻寄語,中國工程院院士于俊崇通過視頻連線致辭。
(資料圖片)
劉華表示,核科學技術在國家安全、創新前沿、百姓平安、清潔能源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促進了人類社會進步,給廣大民眾帶來了福祉。核能的未來在青少年,做好核科普工作,青少年是關鍵一環。祝愿此次核科普志愿者體驗營開闊青少年的核科技視野,讓青少年親身體會到核科技的神奇魅力,成為我國乃至全球未來核能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劉亞表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科技事業蓬勃發展,科技成就舉世矚目,科學普及持續加強。“雙碳”背景下,核事業發展迎來重要戰略機遇期,更需要最大程度張開科普這“一翼”,通過持續有效的公眾科普活動,厚植科技創新的社會土壤。希望中核集團繼續緊跟時代變化、積極探索創新,將青少年志愿者體驗營打造成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知名科普品牌。
“核知識的海洋皓若星辰,核科技的奧秘,等著你們探索!”盧鐵忠在歡迎辭中表示,中核集團是我國國家核科技工業的主體、核能發展與核電建設的中堅、核技術應用的骨干,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走進中核集團的青少年朋友珍惜學習機會,了解核事業的神圣、核科技的神奇,學得盡興、玩得開心。期待大家將來加入核行業,共同為核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羅琦在寄語中表示,青少年時期是探索未知、樹立理想的關鍵期,科學的種子一旦播下,就會在心中長成參天大樹,希望朝氣蓬勃的青少年們利用這次活動多了解核科學知識,未來也一同研究原子核,為人類更好利用核能做貢獻。
于俊崇預祝青少年們通過這次活動成為一名優秀的核科普志愿者,爭當核能小使者,向身邊人積極宣傳核知識,讓更多的人對核有正確的認識。這樣我國的核事業才能更好地發展,核能才能更好地造福人類。
啟動儀式上,筑夢強核營(北京)、中國核城營(甘肅嘉峪關)、江蘇核電營(江蘇連云港)、三門核電營(浙江三門)的青少年核科普志愿者線上聯動,響應集結令、吹響沖鋒號,熱烈參與答題互動;與會嘉賓為2022年“小小核科普志愿者”活動參與者進行了頒獎;中國科協為工作團隊授“科技志愿服務隊”旗;來自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的研究員蘇楊以《從流浪地球到核能利用》為題為參加活動的青少年講授“開營第一課”;現場還展演了新時代核工業精神宣講舞臺劇目,令青少年們及成年觀眾都深受感染。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宣傳文化部指導,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中國原子能出版社)、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江蘇核電有限公司、三門核電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公眾科學素質促進聯合體、中國輻射防護學會、中科科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核集團宣傳文化中心協辦。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央電視臺、科技日報、人民網、澎湃新聞、環球網、未來網、中國經濟網、中國大學生在線等多家媒體記者參會。活動通過中核集團微博、視頻號、百度百家號、抖音、快手等全媒體平臺進行了現場直播。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核學會、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中國核安全與環境文化促進會、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中核集團黨群工作部、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北京市海淀區八里莊街道辦事處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出席活動。北京市海淀區八里莊街道代表、“中國科技志愿服務”平臺代表、北京市第八中學師生代表、北京市海淀區實驗小學教師代表、志愿者家長參加活動。(李春平 申文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