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央廣網北京4月27日消息 27日,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介紹近期商務領域重點工作有關情況。
束玨婷介紹稱,27日是第133屆廣交會第二期的最后一天,第二期集中展示了日用消費品、禮品、家居裝飾品等輕工產品,參展企業近1.2萬家。截至4月26日閉館,累計進館81.5萬人次,出口成交超過45億美元。
對于第二期廣交會的亮點和特點,束玨婷表示可以用幾個“新”來概括:
一是低碳環保成為新亮點。第二期線上平臺展出綠色低碳產品25萬件,占本屆廣交會的一半。參展企業帶來大量低碳環保產品,比如用天然植物和農作物廢料制成的永生花、用馬鈴薯為原料制造的餐具、用天然竹纖維制作的吸管等,廣受客商的青睞。有的產品單筆成交就超過了100萬美元,在輕工行業是相當可觀的,這也反映出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重視綠色環保,走低碳發展之路。
二是研發創新成為新動力。第二期很多產品屬于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參展企業通過創新理念、優化設計、提升技術、豐富文化內涵等方式,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線上平臺展出新展品40萬件,自主知識產權產品11萬件。線上線下圍繞家居消費共舉辦新品首發首展首秀活動73場。參展商表示,“廣交會不僅是企業展示的舞臺,更是企業成長提升的學校。”同時,第二期舉辦期間恰逢第23個“世界知識產權日”,本屆廣交會啟用了線上線下統一的知識產權受理投訴系統,著力維護良好交易秩序。
三是新設題材帶來新商機。為順應行業發展需要,第133屆廣交會第二期首次增設孕嬰童展區,設置展位501個,參展企業382家。很多企業反映,在新展區參展效果遠超預期,甚至超過疫情前參展效果。截至4月26日,即第二期第四天,孕嬰童展區成交1.1億美元。
四是線上線下聯動成為新特色。截至26日,線上參會采購商超過39萬人,其中,境外采購商超36萬人,占比約91%。很多境外采購商表示,雖因機票、節假日等原因無法到廣州現場參會,但在線上平臺一樣可以尋找商機、尋求合作。一些現場到會的采購商也表示,5天時間內沒有逛完所有展位,有了線上平臺,還可以在結束后繼續比價詢盤。
束玨婷稱,從第133屆廣交會一期、二期情況來看,新產品密集發布、新訂單不斷促成、新朋友越來越多。據介紹,廣交會第三期將于5月1日-5日舉辦,主要展示紡織服裝、鞋、辦公文具、箱包及休閑用品、食品、醫藥及醫療保健類產品。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