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北京市大中小學?;緦崿FAED全覆蓋

        北京青年報 2023-05-13 08:50:38


        【資料圖】

        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昨天上午,北京急救中心的急救講師們來到北京市少年宮多功能廳,為100名來自北京市教育系統的教職員工進行了校園急救技能培訓。大家現場學習心肺復蘇術、自動體外除顫器使用、氣道異物梗阻解除術、創傷大出血現場止血等校園必備急救技能。據了解,像這樣的培訓活動本市正持續開展,按照北京急救中心的計劃,到今年年底,將有累計超過30萬高風險崗位人員接受急救技能培訓,目前本市大中小學校已基本實現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全覆蓋。

        “實施心肺復蘇時,要雙手交叉,手掌放在患者兩乳連線的中間位置,用髖部和腰部的力量下壓,下壓深度大約5厘米……”昨日上午,在北京市少年宮教學現場,北京急救中心主任醫師、北京急救醫療培訓中心主任陳志給大家細致講解心肺復蘇術的要領。隨后,大家在各自的模擬人面前,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認真練習,并順利完成了“施救”任務。

        陳志介紹,目前,有關應急救護的知識與技能已經全面納入到了國家課程和教材建設中。急救教育作為重要的教育教學內容在相應學科中落實。北京急救中心/北京急救醫療培訓中心多年來在校園里持續開展急救科普培訓工作,讓“120急救科普大講堂”走進社區小學、中學、大學;同時,中國醫院協會急救中心(站)分會正在組織全國120院前醫療機構在屬地廣泛開展急救知識進校園系列科普活動,幫助師生掌握急救技能。

        “青少年是傷害高發人群,學校是應急設備配置、急救知識普及的重點場所。”陳志介紹,目前本市大中小學校已基本實現AED全覆蓋,未來應急能力的配置還將不斷提升。同時,120急救大課堂已在和平門幼兒園、育民小學、三帆中學、北京大學等70余所大中小學校開展急救培訓,累計培訓教職員工、學生2萬人。今年將繼續在40所大中小學和50個其他公共場所,對高風險崗位人員進行規范化急救培訓。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北京急救中心/北京急救醫療培訓中心從2007年開始就針對北京市地鐵站臺高風險職業人群進行急救培訓。2010年以后,每年培訓約3000人。北京急救醫療培訓中心的《初級急救員》證書已經成為北京市地鐵公司新職工上崗前必備證書。

        此外,120急救講師還在本市中小學、博物館、大型商場等其他大型公共場所開展了標準化、高質量的急救培訓工作。陳志介紹,根據規劃,至今年底,本市交通樞紐、公園景區等重點公共場所將實現AED等急救設施設備全覆蓋,重點公共場所從業人員急救知識普及率不低于80%,獲得急救培訓證書比例不低于40%。屆時累計將有超過30萬高風險崗位人員接受急救技能培訓,急救知識普及輻射50萬至100萬人。

        為提高公共場所AED的應用效率,北京急救中心從2020年開始對社會公共場所配置的AED進行現場踏勘,對安裝單位進行現場安裝指導,并明確管理方案等。目前已完成980臺AED在120調度系統電子定位工作,2023年預計完成3000至5000臺AED的定位工作,形成城市AED電子地圖,當呼叫者撥打120時,調度人員可在電子地圖上找到適宜的AED提示目擊者取用,并指導其操作,更高效地發揮急救作用?!? 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