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月全國住宅銷售面積、銷售額增長均加快,專家:居民住房消費信心改善

        央廣網 2023-05-16 19:30:19

        央廣網北京5月16日消息(記者門庭婷)5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4月份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需求較快釋放,商品房銷售有所恢復,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出現上漲,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狀況有所改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盡管房地產市場需求出現恢復跡象,但房地產投資和開發建設仍在下降,房地產市場整體處于調整期,穩定房地產市場,保障和改善民生,仍需要繼續努力。

        多位業內人士也認為,隨著經濟恢復向好,穩定房地產市場政策顯效、市場預期好轉,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企穩。


        【資料圖】

        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幅進一步收窄,住房銷售市場回暖

        從銷售端來看,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以及前期積累的需求釋放,1-4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0.4%,降幅比1-3月份收窄1.4個百分點。銷售額增長8.8%,增速比1-3月份加快4.7個百分點。其中,1-4月份全國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7%,住宅銷售額增長11.8%,均有所加快。

        貝殼研究院市場分析師劉麗杰分析認為,今年以來,住房支持政策的積極成效持續釋放,居民住房消費信心改善,帶動住房銷售市場回暖。

        同時,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也提到,4月,多地政策優化力度持續加碼,一二線核心城市“一區一策”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但居民收入及就業預期尚未扭轉,在前期積壓的購房需求釋放完成后,市場調整壓力增加,在低基數影響下,全國商品房銷售規模同比繼續好轉。

        從區域來看,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房地產熱點市場銷售情況總體向好。各區域中,東部地區市場恢復較明顯,1-4月,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5.5%,銷售額同比增長15.7%,較1-3月增幅分別擴大3.1、6.4個百分點,其中銷售額增幅為各地區最高;中部和西部地區銷售面積累計同比均下降,其中中部地區降幅收窄。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4月全國商品住宅竣工面積累計同比增速擴大至19.2%,1-4月累計和4月單月的住宅竣工面積均是2019年以來同期最高水平。

        劉麗杰表示,今年以來“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的目標指引下,各地加快推進保交樓,保交樓專項借款、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等政策工具發揮成效。新房項目順利交付進一步鞏固居民住房消費信心,保交樓與銷售市場形成良性互動。

        房企到位資金同比降幅進一步收窄,開工投資信心將逐步修復

        從房企資金來看,受到市場銷售改善影響,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緊張狀況有所緩解,1-4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下降6.4%,降幅比1-3月份收窄2.6個百分點。此外,1-4月,房屋新開工面積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繼續下降,降幅分別為21.2%和6.2%,較1-3月分別擴大2.0、0.4個百分點。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上游、下游分化是近段時間的常態,意味著在多方政策紓困下,特別是各地將消費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熱點城市松綁調控政策,需求端快速復蘇,但是供給端的制約因素在于部分企業風險處置和債務償還,這兩方面的問題仍舊困擾,導致開發商整體拿地、開工的積極性較低。”

        從企業融資角度來看,根據中指監測,4月,房企非銀融資規模環比下降兩成左右,信用債發行放緩,企業資金面改善仍不理想。對此,陳文靜稱:“短期來看,在企業資金壓力較大、銷售緩慢修復等因素影響下,二季度開工、投資難現明顯改善,預計新開工面積繼續下行,受新開工、土地縮量拖累,房地產開發投資額下降態勢或延續,但竣工的進一步好轉有望對投資帶來支撐。不同區域中,東部熱點地區房企投資意愿相對較好,短期新開工面積、開發投資額有望繼續修復。”

        結合供需兩端數據,劉麗杰認為,當前房企重心仍在保交樓,開工投資需求仍較弱。后期在住房政策支持下,交易市場的修復將持續推進房企銷售回款,房企資產負債情況得到改善后,開工投資信心也將逐步修復。

        短期來看,陳文靜表示,進入二季度,伴隨著市場情緒的轉弱,各地優化政策的跟進節奏或有加快,熱點城市政策亦有空間,但市場分化態勢或更加明顯,熱點城市在供給放量、土拍情緒上升等因素帶動下市場活躍度有望保持,而多數城市市場調整壓力仍然較大。全國來看,供給支撐下,預計5月新房銷售將保持一定規模,疊加去年低基數下,單月同比或繼續增長。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