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5月27日,由北京市氣象局、北京氣象學會主辦,天津市氣象局、安徽省氣象局、浙江省麗水市氣象局承辦,中國氣象學會指導的“2023年氣象小標兵全國評選活動”在北京市海淀區少年宮舉行。現場,40名氣象小標兵選手展示了他們對氣象科普的熱情和才華。
活動由中國氣象局天氣預報主持人高堅擔任主持。中國氣象局宣傳科普處處長 李曄、中國氣象學會科普部部長張偉民以及北京市氣象局專家擔任評委。活動分為天津賽區、北京賽區、安徽賽區和麗水賽區四個部分,每個部分10位選手依次進行現場展示或視頻連線展示。選手們圍繞世界氣象日主題“天氣氣候水 代代向未來”,以多種形式展示與主題相關的氣象科普內容,有的用歌曲、詩歌、故事等形式表達對天氣的感受和認識,有的用實驗、漫畫、動畫等形式解釋復雜的氣象現象和原理,有的用數據、圖表、案例等形式介紹災害防御和應對措施,有的用創意、幽默、想象等形式展現對未來的期待和憧憬。選手們的表現不僅生動有趣,而且富有知識性和啟發性,贏得了評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評委們對選手們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從主題內容、主題表達和整體形象三個方面進行了打分。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評選出22個優秀展示節目,獲得全國“2023年氣象小標兵”稱號。
此次活動是一次以青少年群體為目標的減災教育工作,旨在通過“2023年氣象小標兵”評選活動,實現以個人帶動家庭的輻射傳播態勢,進而向社會傳遞氣象科學及災害防御知識,提高全民在面對自然災害時的應對能力。活動也是一次以青少年群體為主體的科普創新工作,旨在通過“2023年氣象小標兵”評選活動,激發青少年對天文地理及自然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培養他們對未來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活動還是一次以青少年群體為對象的素質提升工作,旨在通過“2023年氣象小標兵”評選活動,鍛煉青少年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創造力。
“氣象小標兵”活動由北京市氣象局發起,并獲評“2022年中國氣象局十大科普活動”。今年活動自2月份啟動以來,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網絡報名、線上短視頻展示等環節,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近500名青少年及兒童參與。經過初審復審等程序,最終確定了40位入圍決賽的優秀選手。(袁東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