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播:十歲“成長禮”怎樣“不變味”?心靈成長更重要

        揚子晚報 2023-06-03 08:36:58

        近幾年,十歲“成長禮”成了每個六一兒童節小學生們的“保留節目”,有部分家長熱衷為孩子化妝造型、購買禮服、拍照留念,但也有家長認為這樣的“儀式感”反而讓成長禮“變味”;怎樣的成長禮才更有意義?記者在南京財經大學附屬小學四(2)班見證了一場四年級的成長禮,或許可以帶來一些借鑒與思考。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套衣服!”

        “今天我要給大家表演小提琴”


        (資料圖)

        “鋼琴帶不過來,我給大家錄了一段視頻”

        ……

        在四(2)班的成長禮上,沒有統一的服飾和過多裝飾開銷,小朋友們有的穿著漢服、有的穿著旗袍,在主持人同學的組織下,有條不紊地一個個上臺表演節目,最后共同感謝爸爸媽媽和老師,整體活動精彩而有序。

        “這次活動我基本都放手讓孩子們自己組織,因為我們覺得‘成長禮’就是要讓孩子有主人翁意識,有想法、有擔當、有責任心。”班主任李愛菊老師表示,不應當讓“儀式感”成為一種負擔,通過“成長禮”讓孩子意識到“我長大了,我能行”。從活動籌備、主持流程、發言撰寫、節目策劃都讓全班同學自主完成。不僅增加了孩子的責任感,更能增進同學之間團結合作的情誼,讓孩子心靈得到成長。

        觀禮的四(2)班家長們表示,孩子們在自己組織的“成長禮”上感恩父母、展現才藝,從教室布置到節目表演都是他們自己商量的結果,讓家長也覺得非常欣慰:“感覺小朋友們真的長大了。”

        小學四年級已經是形成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間段,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校的合力正確引導。十歲“成長禮”是孩子人生路上的重要一環,過度成人化的“形式主義”未必就是最合適的。讓孩子意識到,長大,意味著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學會管理自己、照顧自己;在家里要對家庭負責,學會分擔家務,關愛家人;在學校要對自己的集體負責,學會尊重別人,融入集體;最后,要對社會負責,用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做出更多有意義的事。這才是成長禮的意義。

        實習生 董亦凡 范煜晗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俞杰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