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光明網訊6月3日,以“科技傳播助力創新發展”為主題的國家科技傳播中心“首發”活動在京舉辦。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殷皓出席活動并致辭。
殷皓指出,作為連接科學技術與社會大眾的橋梁,科技傳播肩負著促進科技成果、科學精神和創新文化及時、精準和廣泛傳播的歷史使命,已經成為促進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國家科技傳播中心要聚焦主責主業、提升科技傳播能力,發揮平臺效應、構建科技傳播生態,助力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活動發布了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聯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中國技術經濟學會共同編制的《科技傳播能力評估通則》《技術傳播社會化服務通則》《科學家博物館建設與評估規范》《科學史料管理通則》等四項科技傳播系列團體標準。
在主題發言階段,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長孫小淳,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秘書長陳光,中國技術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張大勇,中國傳媒大學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院副院長姬德強,中華女子學院科研處處長臧海群,91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許澤瑋,果殼創始人、CEO嵇曉華,光明網副總經理宋樂永,知乎黨委書記、副總裁、總編輯王豫斯,《中國科技信息》雜志社社長楊曦淪,北京科技報社副總編輯于彤,知識分子、賽先生編輯總監李曉明,北京朗玥星光文化傳媒創始人、執行董事張文玥,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評估所政府治理研究室主任張欣亮、科技成果轉化研究室主任韓冰等嘉賓,圍繞著國家科技傳播中心如何發揮好功能定位,匯聚政、產、學、研、金、介、貿、媒等主體共同推動科技傳播事業發展建言獻策、交流研討。
本次“首發”活動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主辦,北京科技報社承辦,來自科技傳播領域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媒體的專家代表參加活動。(記者 戰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世界熱消息:2023年高考天氣出爐 我國大部天氣舒適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