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加強“一老一小”流感疫苗接種?專家解讀-天天關注

        光明網 2023-06-19 17:38:29

        我國今年秋冬是否出現新冠和流感共同流行?6月17日,由中國疫苗行業協會主辦的“流感防控新挑戰與新思考”成都研討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鄭亞明副研究員提醒,“今年秋冬季的流感及新冠等呼吸道傳染病疫情形勢應予以重視,防范流感、新冠病毒等多種呼吸道病原的共同流行的潛在風險。”


        (資料圖片)

        流感是世界最大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全球每年約有10億人感染季節性流感,其中重癥病例約300萬至500萬例,因流感導致相關呼吸道疾病死亡29萬例至65萬例。2010年至2015年,我國每年平均發生8.8萬流感相關呼吸疾病死亡,占所有報告的呼吸系統死亡的8.2%。

        研討會上,多位疾控和臨床專家提示需高度重視“一老一小”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建議每年在流感季來臨前完成疫苗接種。

        老年人流感癥狀“隱匿”,感染后易誘發嚴重并發癥

        老年人感染流感后的臨床癥狀并不典型,與典型流感癥狀高熱、肌痛、寒戰、頭痛等相比,老年人感染流感后癥狀可能就是乏力、食欲下降、意識狀態下降、發熱不明顯,甚至跌倒等非典型癥狀,這對臨床診斷和治療增加了復雜性。

        “老年人和慢病人群流感癥狀并不典型,更不簡單,易出現嚴重并發癥,尤其在流感季在診療中需引起格外重視。”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高恒波在研討會上表示。

        正是因為老人年流感癥狀的隱匿性,老年人群感染流感后發生并發癥風險更高,如細菌性肺炎或原有疾病的進一步惡化,比如心力衰竭、慢阻肺、急性心血管事件等,同時可能產生高額的治療費用。

        一項研究顯示,當流感樣病例中的流感陽性比例為50%時,中國≥65歲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8%,缺血性心臟病死亡風險增加7%,缺血性腦卒中死亡風險增加17%。一項針對流感住院成人患者的研究發現,高達12%發生了急性心血管事件。

        而2018年我國另一項研究顯示,在流感高發季節,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全因死亡率分別是未合并感染者的3.4倍、10.5倍。

        高恒波提到,美國心臟病學會和美國心臟協會的冠心病二級預防指南中,不僅增加了滅活流感疫苗推薦,還公布了一項科學建議“流感疫苗作為心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對歐洲的冠心病患者也有相似的推薦。有研究表明,接種流感疫苗可有效預防急性心肌梗死,與現有的二級預防治療如他汀類藥物相當。

        此外,感染流感不止會誘導心血管、呼吸道并發癥加重,對糖尿病患者人群同樣具有風險。

        糖尿病患者為流感易感、高危人群,一旦感染流感會加重糖尿病病情。

        據已有研究數據顯示,2011-2012流感流行季期間韓國醫院監測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感染流感的風險是非糖尿病人群的3.63倍。美國CDC報告,流感住院患者中約有30%患有糖尿病,流感和肺炎相關死亡風險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56倍。

        糖尿病與流感相互影響。一方面,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和血糖波動可能增加流感的易感性和病情的嚴重程度,從而增加臨床治療難度, 延長流感病程;另外一方面,流感病毒可侵入胰腺及胰島β細胞,感染流感后會引起機體的免疫功能受損,從而加重糖尿病病情。

        流感與糖尿病的互相影響,給糖尿病患者帶來更多的風險。根據2023年4月6日發布的第十版《全球糖尿病概覽》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球約有5.37億的患者,而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達1.41億人。

        由此,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并非只是簡單的文字表達。數據顯示,86%因流感引起的死亡發生在65歲及以上人群,每3位重癥流感病例中就有1位患有慢性基礎性疾病。在我國,2022年末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8億,而年齡增長與慢病患病率密切相關。

        高恒波強調,“老年人和慢病人群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流感感染發生率、減少門診就診率,進而降低重癥和死亡風險。”

        據北京流感疫苗免費接種項目實施后開展的老年人群接種流感疫苗對于住院結局的影響研究數據,2013—2016年北京市接種流感疫苗的老年人群因呼吸系統疾病住院院內死亡風險下降了34%,直接醫療費用下降了9%;因心血管疾病住院院內死亡的風險下降了15%,再入院風險下降19%,直接醫療費用下降11%。

        兒童也是流感高危人群,疾病負擔沉重

        與老年人群感染流感的隱匿性相比,兒童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起病急,易誘導重癥乃至罕見病出現。

        目前,兒童之所以也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是因為 5歲以下兒童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現重癥和住院的風險較高。每年流感流行季節,兒童流感罹患率為20%~30%,某些高流行季節年感染率可高達50%左右。

        河南省兒童醫院南院區急診醫學科學科主任宋春蘭介紹,兒童流感多突然起病,主要癥狀為發熱,部分患兒體溫可達39~40°C,并伴有其他癥狀。大多數無并發癥的流感患兒癥狀在三到七天緩解,咳嗽和體力恢復常需一到兩周。但重癥患兒病情發展迅速,體溫常持續在39℃以上,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膿毒癥、膿毒性休克、心力衰竭、腎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礙。

        兒童人群感染流感后疾病負擔沉重,大量學齡兒童缺課和父母缺勤,造成社會和經濟負擔。宋春蘭介紹,今年春季甲流疫情下,河南省兒童醫院門急診可達1.2萬-1.3萬人次/天,是非流感季門急診量約兩倍。

        宋春蘭在問診過程中發現,很多家庭等到流感小規模暴發時才想起接種疫苗。“一個班級里有一個孩子感染流感病毒,可能會傳染給多個孩子。”宋春蘭強調,學校和托幼機構作為封閉的人群密集場所,更加容易發生流感病毒的傳播,兒童應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此外,宋春蘭認為,作為兒科醫生,應做好自我管理,及時接種流感疫苗,避免感染成為傳染源。她介紹,河南省兒童醫院自2020年起實行重點科室醫務人員流感疫苗免費接種以來,該醫院重點科室醫護人員流感疫苗接種率連續3年持續提升,其中2022年該院南院區重點科室醫護人員流感疫苗接種率高達96%。

        從整體來看,我國流感疫苗接種率偏低,各年齡組人群流感疫苗接種率較發達國家均有較大差距,如何提升接種率成為當下普遍關注的話題。

        鄭亞明表示,我國免費政策和醫保政策覆蓋人口數和地區呈逐步增加的趨勢,其中免費接種政策覆蓋人群流感疫苗接種率遠高于全人群水平。以2021-2022流感流行季為例,免費接種政策覆蓋人群整體接種率約為38.32%。

        國內一項調查研究表明,約87%的老年人將醫生作為健康知識最信任的來源。另一項對我國6省份全人群流感疫苗接種調查顯示,“不必要” 和“擔心疫苗無效”是阻礙公眾接種的重要原因。鑒于此,多位與會專家倡議醫務人員應更多參與到開展疫苗科普宣傳、推薦疫苗接種等工作,助力解決疫苗猶豫問題。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