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光明日報海口7月4日電(記者王曉櫻、陳怡?見習記者王軒堯)4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資源綜合調查與監測項目正式啟動。這是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成立以來,首次開展的大規模、系統性的綜合本底調查監測工作,預計可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位于海南島中南部,總面積4269平方千米,約占海南島陸域面積的12.1%,園區內森林覆蓋率高達95.86%。本次的調查與檢測項目將綜合采用遙感、樣方法、樣線法、樣點法、紅外相機法等方法,對國家公園內的土地資源、陸生植物資源、水生植物資源、動物資源、地帶性植被資源以及游憩資源等進行全面調查監測,目的是摸清各類資源本底,掌握生物物種動態以及多樣性狀況,為國家公園建設、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熱帶雨林保護修復等提供支撐。
國家公園資源綜合調查與監測工作是國家公園建設的基礎。本次的調查與檢測項目由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牽頭,聯合了國家林草局中南院、國家林草局華東院、海南大學和新綠神公司等4家單位,并聘請中國科學院唐守正院士、魏輔文院士等15位專家顧問,為調查研究工作提供相關技術指導。
作為我國分布最集中、類型最多樣、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海南熱帶雨林既是熱帶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的寶庫,也是海南島的生態安全屏障,具有國家代表性和全球保護意義。在項目啟動儀式上,唐守正指出,熱帶雨林具有與其他森林生態系統不同的復雜性和特殊性,開展資源調查與監測,獲悉資源底數,準確預測未來的變化趨勢,是制定科學生態保護和修復措施的前提條件和重要基礎性工作,對于從宏觀層面到微觀層面全面把握海南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現狀,實現對海南熱帶雨林高效監測與資源有效管理具有深遠意義,將大大提高海南熱帶雨林信息化管理的整體水平。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05日?08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在隴原大地上“種”科技 每日快播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