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萬元的牛到底有多“牛”?

        央廣網 2023-07-27 16:39:00

        央廣網錫林郭勒7月27日消息(記者魏全民 見習記者李春雪)“66萬20號第三次!成交!”7月26日,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烏拉蓋管理區的第四屆全國種公牛拍賣會上,隨著拍賣槌敲定,一頭來自云南省種畜繁育推廣中心的華西牛以66萬元的高價被成功拍賣,成為標王。

        拍賣會現場(央廣網見習記者 李春雪 攝)


        【資料圖】

        “此次拍賣會的舉辦將全面展示當地乃至我國優質良種肉牛產業發展成效,進一步提升‘烏拉蓋肉牛’種畜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通過開展學習交流,也可以激發企業、合作社、農牧戶實施‘減羊增牛’的積極性,推動當地優良種質推廣和肉牛種業加快發展。”烏拉蓋管理區農科局副局長何曉坤介紹道。

        據了解,此次拍賣會參拍和展示的種公牛共計75頭,預選參加的全國種公牛站、國家肉牛核心育種場和烏拉蓋肉牛育種企業、家庭牧場共15家,吸引了全國各地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以及育種場、養殖企業、農牧民參與其中。最終,拍賣成交67頭,總拍賣額達到1889萬元,其中華西牛總拍賣金額達725萬元。

        拍賣會現場(央廣網見習記者 李春雪 攝)

        烏拉蓋管理區牧民王金強也在此次的拍賣會上收獲頗豐。“沒想到單頭華西牛能拍出30萬元的價格,這也從側面肯定了我們牧場種牛的品質和價值。”從2004年起,王金強便著手對自家牛群進行品種改良,為牛群建立詳細的系譜檔案和測定記錄。這也讓他的種公牛在全國范圍內脫穎而出,斬獲拍賣會上的“金牛獎”。

        當前,中國的牛肉產業已經成為國內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是我國農業產業結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我國牛肉生產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不是肉牛育種強國,優秀的種公牛和凍精仍被國外壟斷。而良種是肉牛產業健康種續發展的基礎,肉牛育種工作的核心實則是種公牛的選育。

        通遼京緣種牛繁育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候景輝已是第三次來到烏拉蓋草原參加種公牛拍賣會,嘗到甜頭后,此次更是一舉拍得標王。候景輝向央廣網記者表示,較之往屆,本屆拍賣會的規模、種公牛的品質都有了很大提升。

        拍賣會現場(央廣網見習記者 李春雪 攝)

        “這樣的拍賣會不僅能讓牧民們認識到優質種公牛的重要性,也能讓我們這樣需要種公牛來做培育和研究的企業更方便地獲取到優質的種公牛。”候景輝介紹,除了關注種公牛的6月、12月和18月齡重以及品系外,他重點關注了GCBI的數據。通過GCBI可以計算種牛的基因組估計育種值,實現種牛的早期選擇,縮短世代間隔,加快遺傳進展。

        這頭編號為45號的華西牛之所以拍出66萬的高價,引得在場買家爭搶,背后原因在于其GCBI遠超在場種牛,數值高達245。GCBI指數的制定和計算由國家肉牛遺傳評估中心提供。有了這一指標,更利于競拍者判定種公牛的質量。

        “我國肉牛存欄中,65%是西門塔爾牛雜交群體,但核心種源一直以來依賴進口,我們培育華西牛就是為了解決肉牛品種的供種問題。”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李俊雅表示,希望再用五至十年的時間,逐步擴大育種核心群規模,華西牛種質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實現肉牛主導品種自主供種,保障我國肉牛種業供給和戰略安全。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