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航天科工203所承建的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燃氣智慧管網項目,通過對主城區燃氣閥門井全天候監測,精準發現7處燃氣閥門井出現微小泄漏,避免危險事故的發生。
(相關資料圖)
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促進203所產品落地
2021年6月,航天科工203所與濟南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設兩個國家級的創新中心(即山東航天計量檢測技術中心,航天智慧管網技術創新中心),搭建一個地下管網窨井的安全監測管理平臺,實現三個產業落地及應用推廣,即城市空間物聯感知監測技術,虹膜生物識別技術,毫米波安檢門技術。
據悉,章丘主城核心區的管網老舊,管齡超過20年,管網的監測需求迫切。章丘市政府兩次來203所進行全面考察,由于具有強大的系統集成能力,航天品質做事風格善始善終,最終花落203所,由該所承攬主城區燃氣管線改造任務。
深入細致排查摸底,掌握第一手材料
隨后203所進行了調研,掌握第一手數據。由于歷史遺留問題, 基礎材料缺失,管線非常老舊。目前僅靠巡線工記憶力,來找尋舊管線。并做了一個基礎的全面測繪普查工作,對主城區300余公里的燃氣管線,從高壓到低壓之前,到用戶的調壓箱之前,摸清了家底。章丘燃氣安全監測主要聚焦解決章丘的管線基礎數據缺失、信息孤島、缺少智能監測手段等問題。
打造燃氣管網全方位、全覆蓋、全天候智能監
對章丘主城區高壓、次高壓和中壓管線300余公里,布設電子標識器4032支,布設燃氣智能監測終端、燃氣管網泄漏監測盯、井蓋狀態監測儀、開蓋聲光警示器等4類設備共計2736套,并對13座重點場站安裝云臺式激光甲烷遙測設備,建設燃氣管網安全監管平臺。
首先是利用電子標識探測儀,進行管線巡查,自帶北斗定位和導航,清晰地知道整個管線的路由走向。管線的編碼、埋深、管徑、管材、建設日期、所屬道路、所屬單位,經緯度坐標等信息一應俱全。并對于老舊管線、重點管線,將加大巡查頻次,防止安全隱患。超過20年以上做標識,將隱患降低到最小。
其次對主城區所有的燃氣窨井,加裝了井蓋狀態監測儀。對現場加裝開蓋聲光警示器,井蓋惡意開啟和破損,就會一直報警,現場有聲光報警的警示作用。
再次對主城區重點區域和老舊管線區域,所有的井蓋加裝了燃氣智能監測終端。對整個燃氣主干管網和支線管網密閉空間內的閥門的燃氣泄漏,管網燃氣泄漏進行監測。
隨后在老舊的直接埋的管線正上方,安裝103個燃氣智能監測管盯,監測管線泄漏,根據泄漏擴散程度,發現燃氣泄漏點。
最后,對章丘主城區13座場站內的設施,均安裝激光遙測云臺,實現了24小時360度無死角監測。并根據用戶需求,重點部位設置巡航路線,保證了場站所有設施的安全,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燃氣監測管理中心占地460平米,是章丘區燃氣管網安全運營的“智慧大腦”,是數據的“集散地”,事件的“分撥器”,融合了存儲運算、數據分析、研判決策、指揮調度功能,集“數據匯聚分析、運行指揮聯動、成果體驗展示”于一體,是踐行城市精細化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的具體展現。
章丘區燃氣地下管網窨井安全監測管理平臺
203所利用三個月的時間,以高、快、全地投入章丘燃氣管網和場站管網的試運營,打造燃氣管網全方位、全覆蓋、全天候智能監測。構建章丘區燃氣管網、窨井、場站的安全監管系統,以促進燃氣管網信息融合、資源共享、安全提升為主線,提升地下燃氣管線的安全管控能力,匯聚數據星沙,建設“地下”與“地上”相結合的城市智能化監管體系,助力章丘區穩定、高效、安全發展。(吳巍、林均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