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nfoComm China 2023在京舉行,全球最先進的專業視聽和變革性技術、創新思維和解決方案匯聚一堂。巴可以“美好向未來”為主題,攜多款新品與創新解決方案參展,打造“浸享美好”、“暮浴美好”和“共創美好”三大場景,深度呈現巴可可視化解決方案。
作為一家專門為文化娛樂、企業賦能和醫療保健領域提供可視化和協作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巴可如何應對風云變幻的市場環境?如何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動能?巴可在中國的發展又有哪些新成就、新思路?對此,巴可執行副總裁、中國董事總經理王紅波接受了記者采訪。
巴可執行副總裁、中國董事總經理王紅波先生接受媒體專訪
(資料圖片)
打造穿越周期的能力
橫跨不同行業的解決方案,增強了巴可的韌性和穿越周期的能力。2022年,巴可在影院端雖然大幅度提升了市場份額,在醫療領域,巴可也實現了70%的增長。王紅波認為:“巴可覆蓋的不同業務領域在某種情況下是有互補性的:當某一個業務受到短期沖擊的時候,另外一個業務就有可能會去彌補。”
今年,面對新的恢復周期和增長周期,王紅波拋出了一連串的設問——“越是這種時候,越應該靜下心來認真的去思考:巴可目前的機會到底在什么地方?面臨的挑戰在什么地方?主要原因是什么?巴可需要做什么樣的改變去適應市場的新變化?”
巴可的投影機業務在聚焦高端市場的同時,從去年下半年已經開始加大了對中端市場業務、產品、通路的布局,開拓新的應用領域以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
基于此,巴可在本屆InfoComm China上推出了G系列新品G50。據介紹,作為巴可史上最小的激光投影機,G50的重量僅為11-13kg之間,具備靈活性、高易用性、緊湊性等特點,性能優于市場上的同類投影機,簡潔、時尚的外觀設計能夠與任何環境或風格相融合。
面對風云變幻的市場環境,巴可的“嗅覺”極其敏銳。正如王紅波所言:“再困難的時候也有新的機會,再‘卷’的市場也有賺錢的生意。巴可能第一時間認識到市場變化,并且主動去做調整,去適應新的市場需求,這是非常重要的。”
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
“本土化”是巴可在華發展的關鍵詞。今年3月,巴可(蘇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開業,展現出對于中國市場發展前景的強大信心。
王紅波告訴記者,巴可在蘇州建立專注醫療的生產研發基地是巴可本土化戰略的階段性成果:“不僅希望在產品端能夠開拓更好的產品,同時在服務端、市場端都可以貼近中國市場客戶的需求,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
據了解,蘇州工廠不僅將不同的生產線新建和轉移進中國,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同時還服務全球,包括歐洲、美國、亞太地區。
“以蘇州為起點,我們已經初步實現服務本土化,同時結合當地生態鏈、成本、研發和速度的優勢,我們也開始服務全球市場。”王紅波說。
除生產與基礎建設布局,巴可高度重視本土的研發和本土生態鏈的構建。據了解,巴可在中國已經實現100%人才本土化,從今年年初開始,歐洲、美國的員工紛紛來到中國,進行技術、研發、生產的溝通交流、指導幫助和培訓賦能,共同培養本土化人才。
王紅波表示,巴可中國研發團隊的執行力、準確度非常高,很多項目的完成周期更快。同時,中國團隊也在積極學習歐美實驗室的研發強項、更開放的思維模式,對新技術趨勢更敏銳的嗅覺以及打磨更完美的體驗、應用技術方案。
“只要這兩個方向能夠進一步提升,巴可中國的研發能力和研發人員絕對可以與歐美實驗室強強聯合。”王紅波告訴記者,巴可正在切切實實加快本土化,使巴可中國在生產的質量、效率,研發的速度、產品的定義、新技術的應用上都可以成為頂級的機構,推動“在中國,為中國,與中國共同發展”的戰略目標。
不僅如此,據透露,巴可正在快馬加鞭地在無錫建設一個滿足全球市場需求、專注于投影機的生產研發中心,該項目預計在今年年底會完工。
作為中國可視化創新發展的重要見證者、參與者和先鋒者,巴可站在未來發展的新賽道上,秉持“視覺科技,點亮未來”理念,持續夯實本土化發展架構,關注創新,制定標準,依托產品不斷滿足用戶對高端影像與極致體驗的美好追求,攜手各領域合作伙伴共同構建更完善的產業鏈,持續賦能伙伴、產業乃至數字經濟,邁入更加智能、健康與美好的未來。(記者 戰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