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走進平輿縣東皇街道蔡營社區眾耕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生姜種植基地,一股生姜特有的辛香味撲面而來,放眼望去,只見郁郁蔥蔥的姜苗長勢喜人?,F在生姜已進入重要的管護期,工人們正在姜田施肥、用藥,對姜田進行管理。
合作社負責人裴亞洲撥開齊腰深的葉和莖看了看說:“合理用藥施肥是種出良種姜的一大法寶。你看,現在使用水肥一體機,通過可控管道系統給生姜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過管道和滴頭形成滴灌、均勻、定時、定量,方便多了?!?/p>
“以前,生姜種植主要為人工作業,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多為小面積零星種植,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現在,整地、開溝、起壟、培土作業已全部實現機械化,收獲作業機械化也差不多有一半了?!迸醽喼藿榻B,“這也為我們成立合作社,進行規模化種植提供了基礎?!?/p>
據了解,平輿縣眾耕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從事生姜技術種植,生姜出口銷售。采取合作社+農戶的種植模式,訂單種植,保障銷路。目前帶動本村及周邊28戶生姜種植大戶,種植面積達1000畝。2022年,蔡營村生姜銷售收入900多萬元,除去成本,每畝大約有近兩萬元的收益。
“裴亞洲從2020年開始到山東昌邑學習面姜種植技術,回來后先是自己種植了40多畝,按照學習的生姜種植技術進行種植、管理,到收成后一算賬,每畝收益達一萬七八,于是周圍的鄉親都想跟他學習技術。我們社區的脫貧戶、監測戶種植生姜,裴亞洲先給他們墊資,待收獲后再結算,解決了他們想勞動致富而資金不足的問題。”同行的蔡營社區駐村第一書記王影說。
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百姓。鄉村的發展離不開產業帶動,生姜種植這一勞動密集型產業,既符合蔡營社區的實際,又是最適宜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的好項目,群眾靠自己的勤勞和汗水,就能獲得穩定、可持續的收入來源。
生姜種植是平輿縣發展特色種植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平輿縣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扎實開展“萬企興萬村”活動,積極構建“一寸一品”“一鄉(鎮)一特”格局,堅持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積極引導群眾在產業增收上找出路、做文章、謀發展,不斷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目前,平輿縣金沙灣蓮藕、鑫芳西紅柿、西洋店和老王崗花生、廟灣黃花菜、辛店蘆薈、李屯花木、李屯淫羊藿等多種特色種植業多點開花,打造出一批響當當的特色農產品品牌,幫助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激發鄉村振興活力。(邢晶 賀志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