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據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官方微信雪龍探極消息,近日,極地微生物種質資源庫上線(https: www chinare org cn pmcc )。據了解,自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雖面臨跨國公司在我國開展品種推廣的競爭壓力,我國玉米自育品種的種植面積仍達90%以上。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白洋淀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淺水湖泊,被譽為“華北明珠”,在維護流域、區域生態安全和生態平衡,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主導性生態功能。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氧氣以多種形式存在,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物信號,并與地球上的生命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缺乏遺傳操作工具、同源重組效率低是難以改造漢遜酵母‘懶惰’特性的關鍵。周雍進表示,高同源重組效率的精準基因組編輯工具具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波蘭華沙大學亞歷山大·斯特雷佐夫等人合作,對復數這種量子資源進行深入研究,驗證了復數在量子力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為確保后續任務的順利,‘天問一號’到達火星后,還要對預選著陸區烏托邦平原的地形地貌進行詳查、對進入火星的飛行走廊氣象進行觀測,以免著陸火星時遇到沙塵天氣,經風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藥化學與應用創新團隊制備了一種新型酶標抗體復合物,極大提高了真菌毒素類污染物快速檢測的靈敏度和抗體穩定性。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金山辦公名譽董事長雷軍公布了兩會建議,涉及推動我國智能制造發展、運用智能技術幫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數字生活、加強數字化賦能縣域醫防融合發展三個方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財經大學校長程永波這兩年一直將糧食話題作為關注的重點。去年全國兩會,他提出面對國際復雜形勢和多重風險挑戰,應加快提升我國糧食產業國際競爭力。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今年四五月份,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將完成接收機以外的所有設備在站測試,預計年中能完成具有1700個探測器的接收機安裝,并開始試運行。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據悉,會議內容包括:政策解讀、健康城市專題、5G+中醫藥、中國 金佛山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中國特色植物資源美妝產業發展大會等內容。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全國兩會開幕在即,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馬永生將圍繞氫能產業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等方面提出提案。他表示,“建議加快氫能產業發展,在頂層設計、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美國科學家本月宣布,經過全球200多位科學家數年的努力,人類史上首張清晰的超級黑洞照片有望在今年年內面世。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全國兩會開幕在即,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劉寶增在加大地熱產業扶持力度、優化能源供給格局問題上準備了建議。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人工巡查1年,衛星遙感僅需15天——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水環境遙感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可通過遙感手段快速、大范圍識別黑臭水體,正確率達79%。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4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全面轉入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階段。在實施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的同時,還在開展載人月球探測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深化論證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3日
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志2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首度表明,大氣氧含量在宜居星球并非永遠不變。也許,那時也有其他星球的智慧生物,在苦苦尋找地球上的文明遺跡吧。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3日
報道稱,之前的研究表明,攝入更多黃烷醇與降低患癡呆癥的風險具有相關性,也有研究認為黃烷醇可以減少與心臟病相關的炎癥,降低血栓的發生幾率等。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3日
“在我國,人工耳蝸植入技術已經使數以萬計的雙側重度和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患者重新獲得聽力,恢復交流能力。對先天性聽力損失的嬰幼兒而言,新生兒聽力篩查、兒童聽力篩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3日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網站2日發布消息,該所科研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首次報道長鏈非編碼RNA在健康長壽老人中的表達規律,并發現一些差異表達的長鏈非編碼RNA可能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3日
論文建立的方法不僅為疫病抗病基因定位和抗病機理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技術平臺,同時也為其他病害的實時定量檢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3日
接種新冠疫苗后的常見全身不良反應為惡心、腹瀉,偶見嘔吐等輕微的反應一般無需特殊處理,短期內可恢復。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3日
地球的富氧大氣在約10億年后或將回到一種貧氧、富甲烷的狀態。該研究結果表明,大氣氧含量在宜居星球并非永遠不變,這對人類在其他類地行星上尋找生命具有啟示意義。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3日
這一成果一定程度上驗證了AI算法結合藥物化學與生命科學,能夠更高效的研發出有巨大潛力的候選藥物分子